王永貞 轉寄 列印
談起「品牌」,你會想起誰?是LV、還是Prada或者Sony、LG?除了這些透過文化殖民滲透而來的國際精品外,對於其他產業的本土品牌,身為台灣人的你究竟了解幾分?
世界上的品牌何其多?然而屬於台灣的品牌在哪裡?
從2007年台灣十大國際品牌排名看來,不管是華碩(ASUS)、趨勢科技(TREND MICRO)、宏碁(ACER)、宏達電( HTC)、康師傅、友訊科技(D-LINK)、合勤科技(ZYXEL)、正新橡膠(MAXXIS)、喬山科技(JOHNSON)或明碁(BENQ),幾乎都是由科技業及傳統產業發跡,與在國外市場一提起台灣,就想起Made in Taiwan的主機板及電腦的深刻印象,不謀而合。
然而除了科技產業可揚名國際之外,這海島上還有許多其他的產業可以值得被期待,其中一個,就是近來被喊得震天價響的文化創意產業。
傳產求新生 OBM使力
早期台灣社會以農業及製造業為經濟主力,因此許多企業始終將利潤目標放於代工生產(OEM)上,但隨著大陸、印度等地開放勞工,產業外移的結果,就是台灣純技術面性質的人力遭到瓜分取代,過去因OEM得利的企業也不再風光。
為求得市場差異,並提升企業附加價值,台灣進一步邁入為客戶研發設計產品的設計代工(ODM)走向,甚至開始發展所謂自創品牌(OBM),於是,各大品牌紛紛投入設計行列,期盼以有質感、獨特的設計感商品吸引有品味的消費群眾。
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曾提出微笑曲線“品牌台灣”的概念,明確指出產業若要提高附加價值,必須往曲線兩端的上游研發創新及下游品牌行銷發展,而不是停留在曲線中段的代工製造上,因為它的獲利能力最低,也最不具市場價值。
不要賺錢 只要興趣
將商品落實成為具生活價值的模式,延伸其意義,賦予感動層次,是自創品牌的精神,但因此,這通往此產業的入場門檻也相對提高。
首先,自創品牌不能複製大眾文化,否則就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,但質量均佳的要求考驗著自創品牌工作者的智慧,若又要從自創品牌中獲取一定利潤,無形的退場機制,更使存活下來的自創品牌工作者屈指可數。
自2005年,創意市集在台灣成為許多創意工作者的市場風向球開始,相關的獨立個人工作室如雨後春筍冒出,不管是街頭或網路,都能見到以自創品牌為名的另類流行文化力量,不論創作者是誰,任憑你怎麼問,他們都會異口同聲的回答,“不要賺錢,只要興趣”這般只盼求溫飽的理直氣壯。
是什麼支撐著他們前進?當然是理想與願景。如果這群創作者只是為了賺錢,大可以到大企業當設計人才去,但他們選擇獨立、自掏腰包、要靠自己的膽識闖出天地,怎麼看,這些小而美的品牌,都是為台灣注入文創新活力的一份子。
有人說,不是只成立新興品牌就叫做自創品牌,因為它只是個“Name”,而不是“Brand”,但是,每個成功的“Brand”,不也都是從只是一個沒沒無聞的“Name”開始嗎?
為了創業,這些文藝創作青年可能散盡家產,可能延後畢業,可能沒有生活品質,甘冒吃苦頭、不成功便成仁的風險,只是想證明大品牌可以、我也行,他們想用紮實的“創意感”為台灣生根,為自己打造夢想國,為產業創新品牌精神。
整合性產業 待全民挖掘
文化創意產業,是整合品牌、行銷、生產的融合性產業,創意是必備元素,但空有創意,若無通路或行銷知識,仍然無法打造新經濟規模,想要成功地自創品牌,就如須兼顧理性與感性般,得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求得恰當平衡點才行。
有些人還是做到了。夏姿、法蘭瓷、Shawnyi、清庭,都已確立品牌氣質,文化與美感,生活與生存,真實在他們身上展現,或許他們還不是Burberry,不是LOEWE,不會讓人一看到就像想起英國或西班牙般地想起台灣……,但不管是創立或壯大品牌,都得靠自己踏出去。
韓國、泰國、英國、日本,都將文化設計視為重點產業,也繳出不俗的成績單,台灣雖自2002年起,已將文創產業列為國家重點發展計畫,但發展了好幾年,仍舊處於新興階段,除了不定期的創意市集與舉辦比賽產生設計新秀外,整體文化發展並未有太大新意,更別說是營造文化環境、或將文化業與觀光產業接軌,視為賣點了。
藝術文化向來具特殊游離性,台灣多元豐富的地方特色,其實可當作文創產業融入生活的最佳基石,年輕人的投入,可能為新一代美學國度打造真實的設計圖,只是如何擺脫節慶式的消費,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發展台灣獨特魅力焦點,使小型自創品牌也能提高辨識度,跨界轉往羅馬大路,以詮釋文化的無限可能,讓文化藝術在“產業化”過程中產生價值?雖然聽來是項大工程,但其實只要藉由市井小民的雙手,台灣品牌很快就能在世界變成大國驚艷的進行式,期待小民們的力量快起作用吧!
文章連結 http://magazine.sina.com/excellence/283/2008-03-12/213349205.shtml
留言列表